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

推荐 文化 2019-08-30 18:12:35 3932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台湾跟大陆文化差异大吗
  • Q2:台湾与大陆有哪些文化差异?
  • Q3:有没有关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
  • Q4: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相同点!!!!!
  • Q1:台湾跟大陆文化差异大吗

    其实大陆是个很大的范畴,要说中国的南方城市,尤其是福建沿海一带的风俗文化与台湾相差很小,到是与中国北方内陆地区不同得更多的。

    Q2:台湾与大陆有哪些文化差异?

    一、语言差异

    1、台湾本地语言逐步流入台湾国语中。

    2、大陆很多语言在台湾国语中消失。

    二、所受影响不同

    1、台湾受日本文化影响较多。

    2、大陆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多。

    扩展资料

    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族的南岛文化亦有影响,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

    台湾融合了明清时期移居的闽粤移民和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台湾的三大节日,每逢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民间也有与大陆相同或类似特色的庆祝礼俗。

    此外尚有多项深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俗庆典,如迎妈祖、盐水蜂炮、平溪放天灯、东港烧王船、头城抢孤等。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各族群有各具特色的传统岁时祭仪文化。

    外来影响:日本曾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因而日本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国民党政府迁台初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强力推行国语教育,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强化本省人对中国的认同。解严后,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重新活跃。

    百度百科-大陆文化

    Q3:有没有关于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

    根据台湾方面初步统计,过去二十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共有五千多个项目,交流人员五万多人。张誉腾对记者说,两岸的文化交流一直都在进行,但通常是民间之间相互来安排,层次上没有那么高,有时民间团体做的交流彼此间容易重叠。“所以从去年到现在,两岸的文化事务主管部门相互沟通,台湾方面希望协助民间团体做些事情,因为以前的交流有些见树不见林,现在我们希望从政策方面,确立交流的焦点,以前做过的,可以不重复,更多地做一些创新或从一个领域的其他方面着手。”
    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一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层次在不断提升,“比如这次中国美术馆与台湾美术馆之间的馆际交流,除了两岸艺术家交流,两岸的美术馆馆员也在交流,彼此对对方不同的策展方式、不同的行政管理方式都有体会,将来可加强两馆之间的馆际合作。”他并建议互派人员到对方驻馆,了解对方的优缺点,互相举办论坛和研讨会,交换彼此间心得。
    在文化政策方面,张誉腾说,政府的角色可以为民间交流提供平台,帮助他们对话。今年三月、五月、七月,两岸的文化事务主管部门已经以民间身份进行了多次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刚刚闭幕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二十九项共同建议中有二十四项是文化方面的。九月,两岸的文化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还将在北京举行文化高峰论坛,相信会签署一些交流的协议;“十二月底,我们还会邀请蔡武部长到台北,举行高峰论坛。”
    他表示,经过这样一番交流,可以帮助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建立机制,形成对话平台,避免以往由民间团体各自为政的局面,很多问题可以代为解决。
    对于台湾方面是否会比照大陆的中华文化联谊会,设立相对应的民间组织,张誉腾表示,这次以台湾美术基金会荣誉副董事长的身份来,从事美术方面的交流,此外台湾方面还有博物馆类、文化产业方面类似的官方授权民间组织,可以根据交流的项目和领域而使用不同的身份。“至于是否会设立一个综合性的民间机构,我们还没有这个机制,但是现在正在建立中。”

    Q4: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相同点!!!!!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从中可以看出,大陆带来的先进文化思想对改变台湾民间的落后风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清朝统治台湾的200余年,也成为台湾汉文化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为以后的历史演变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清朝统治台湾期间,台湾的教育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发展。自郑经在台南建立第一座孔庙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为纪念这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宣扬四书五经,在台湾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均建有孔庙。清代开办的官办最高学府--“儒学”就设在各府、州的孔庙内。
    清朝台湾知府蒋毓英于1684年,在台南府城东安坊、高雄左营等地,创办官办学校“社学”,后来成为文人结社集会的场所。
    台湾还有另外一类像台北士林文昌祠、台北板桥的枋桥大观“义学”那样的学校。义学专收贫寒家庭的儿童、少年入学,不收学费,初为官办,后由民间捐资主办。文昌祠、大观义学则是台北当时小有名气的义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台湾的民间学校也兴办起来,在台被称为“民学”。民学纯属私立,也就是“私塾”、“书房”、“学堂”,大多招收富家儿童入学,学习时间不固定,由各人需要而定。
    岛内“书院“也很盛行。在台南市,1683年(康熙22年)施琅开办第一所书院--“西定坊书院”;1704年又出现规模完善的“崇文书院”。此类学校为公有私办,到光绪年间台湾共创办了44所规模不等的书院。
    当时还有一类特殊的学校,即“土番义学”,这是专门设立在平埔族(熟番)地区的“社学”,专收平埔族和高山族儿童入学,由汉人执教。土番义学在雍正年间多达50多所,汉字、汉语、汉文化在高山族中广泛流行,有力地促进高山族各族群文化的发展,也推动汉人和高山族的融合。同样,汉文化的推行和学校相对增加,对平埔族的“汉化”产生很大的作用。
    台湾汉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加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增加了对大陆治学人士的吸引力,大陆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也传入台湾,广泛传播。台湾本身也出现一批艺苑群星。如主修方志出名的高拱乾、刘良璧、周钟瑄等;以诗文著称的陈鹏南、陈维英、郑用锡、吴德功、吴子光等;大陆来台的季麒光、郁永河、蓝鼎元、姚莹、林鹤年等。他们既成为台湾文化的创导者,也丰富了中华文化。
    台湾设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较为重视教育。于1887年在台北大稻埕创办台湾第一座西学堂。他在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创办现代化的学校,聘请西方人教授外语、数理化、史地、测绘、制造等现代科技理论和知识,由此台湾教育迈入现代化时期。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台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省区之一。特别是在大陆很多较难实行的洋务,在台湾得以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民众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大陆开明,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语言上的一致
    要说两岸文化、习俗上的一致,首先得数语言上的一致。在台湾把普通话称为“国语”,这本身就反映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国家认同感。在台湾“国语”广为流行,即使在偏僻落后的山区也是这样。要说两岸相同的文化习俗,最直接的体现是语言的相同,正是因为“国语”的存在,所以两岸之间毫无语言障碍,成为加深两岸感情的基本纽带,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台湾流行的还有“闽南话”、“客家话”。到本世纪初,随着台湾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迁徒频繁,族群分布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台湾说闽南话的约占57.1%,说客家话的约占21.4%,讲原住民方言的约为2%,其余则讲其它汉语方言。无论是闽南话,还是客家话,都是由大陆移民带到台湾并流行于台湾的。
    台湾话中的“福佬话、台湾话、台语”,属于“闽方言”中的“闽南话”。中国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粤、闽”七个系统,闽方言又可分为以“厦门话”为标准音的“闽南话”、以“建瓯话”为标准音的“闽中话”和以“福州话”为标准音的“闽北话”。
    具体的在这个帖吧里,你自己看看吧 http://tieba.baidu.com/f?kz=174874405、
    www.y^IjITaO.COM

    相关文章
    台湾凤梨酥哪个牌子好吃2018-08-27
    金门是台湾还是福建的2018-08-27
    去一趟台湾大概要花多少2018-08-29
    一首台湾很好听的歌曲2018-08-30
    如何办理台湾自由行签证2018-09-13
    台湾有多少日本人后裔2018-09-15
    国民党怎么退守台湾的2018-10-05
    2020年收复台湾谁说的2018-10-13
    什么岛是台湾离大陆最近的岛屿2018-10-14
    台湾著名歌手有哪些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