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关于乒乓球业余和专业的差距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Q1:专业和业余的差距,羽毛球是不是比乒乓球大的多
有此疑问的同志,定然是不会打乒乓球,或者两种运动都不擅长。任何运动,涉及到专业与业余的差距都如鸿沟一般巨大,当然这里所说的业余,指的是业余平均水平,因为业余球友中不乏天赋、领悟力、勤奋兼备的少数派,其水平虽然不能和专业科班出身的球员相提并论,但说起水平也着实不低了。而就乒乓球和羽毛球两种运动而言,初学者上手的难度,和继续精进的难度,乒乓球是要高过羽毛球的,羽毛球只要体力够好,身体素质过硬,其他如步法手法等问题是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而乒乓球比羽毛球多了旋转,刚开始学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其技术门槛很高。我这种说法,很多爱好羽毛球的同志该不高兴了。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让国家乒乓球队的队员不要专门学习,就是玩一个月的羽毛球,水平基本上能达到业余平均水平甚至更高,因为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摆在那里。让国家羽毛球队的队员玩一个月乒乓球,水平还是菜鸟,出门被各种老大爷秒杀,很正常。
Q2:业余乒乓球高手的水平与马龙差距多大
业余选手和马龙比赛,马龙可以让9分。
Q3: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职业和业余的差距更大
乒乓球和羽毛球同属于小球,技术技巧要求都很高。而相对来说,羽毛球对于身体条件要求更高(如弹跳,体力等),乒乓球对于技巧要求更高(控球,旋转方面)。但是针对于专业和业余来讲,专业选手都可以做到压制性胜利。无论是乒乓球还是羽毛球,国家队退役运动员几乎可以做到让任何业余对手得0分的水平,而一个省队退役运动员完全可以做到完胜任何业余水平的对手。
业余选手和职业选手的差距,没你想的那么大,也没你想的那么小。听我慢慢道来:
如果这里的业余选手,是那种刚刚拿起球拍的爱好者,只会“磕鸡蛋”的,那也没必要讨论了。这里主要讲讲业余高手与职业选手的差距。
业余高手东邪西毒
先定义业余:没有经过五年以上的系统乒乓球专业训练的乒乓球选手,我们称之为业余选手。即体校三年、自己请教练这些,我们还是定义为业余选手;而一些高校特招生,尽管没有进入专业队,但从小到大的训练环境和专业队也差不多,而且也练了至少七八年的,我们称之为专业选手。打乒超、靠商业比赛为收入来源的,我们认为是职业选手。
业余高手与职业选手的主要差距,还是在于细节的把握、训练的持续性、非遭遇战比赛的能力这三点,一般业余选手很难有稳定的训练环境,也不会有持续训练的动力,对阵专业选手的时候,一般也就只能靠遭遇战,双方不熟悉的时候,冲击一下;特别是业余的一些怪球手,尽管可能在对阵职业选手时,能够拿下一次两次,但多打几次之后,依然还是下风。因为职业选手还是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一旦把你的球分析透了,熟悉了,就能把球打到他自己擅长的套路上,从而获胜。
上图已故长胶高手徐伟雄,曾去湖南队踢馆,胜多负少
至于细节的把握,业余选手就是全面下风了,从场地适应,到接发球、发球准备,细节上都是很难与专业选手比较。
举几个例子吧,业余选手目前分为两类,
怪球手长胶高手居多,代表人物黄建疆老师和雷磊磊,两人开球网积分最高都达到过2400以上,都有战胜过国字号选手的经历,甚至参加甲B联赛,都能胜负各半,靠的就是长胶的怪异和变化。因为专业队中基本上长胶是凤毛麟角,特别是男队,所以大家都不具备打长胶的技术(因为没有用处),但一旦大家重视起来,多打几次,还是能够轻松获胜的。毕竟长胶速度慢,专业选手琢磨透了你那几下子,还是能够从容破解的。
业余生胶高手刘海锋
业余反胶高手这个就是靠天赋和训练了,如果没有专业训练背景,反胶高手能到2300已经是殊为不易,北京的路伟左手横板,两面弧圈打法,就是小时候打过几年体校,目前已经战胜过柳洋(国家队退役)、辛朝旭(新加坡队退役)、张思凝(北京队退役)这些顶尖专业高手,其实路伟获胜肯定是靠的自己的实力,但获胜的关键我认为还是对手的状态不在最佳,退役后训练的不系统,加上遭遇战,不熟悉。多打几次的话,应该还是下风。
综上述,如果是随意拉一个业余和专业来比,差距很大很大,极有可能11:0;但如果是业余顶尖高手,和专业队一般主力或者退役选手,还是有得一拼,爆冷也未可知;如果是业余顶尖高手,和职业顶尖高手(世界冠军),如果双方有训练环境,自然还是职业获胜,但如果世界冠军也不怎么练,也会被业余高手爆冷(李武军老师就赢过很多专业高手,甚至世界冠军哟)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