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粉丝现象

娱乐 2019-06-19 01:38:30 2187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如何看待粉丝现象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如何看待周子瑜还有粉丝支持的现象?
  • Q2:如何看待防弹少年团忙内line粉丝互撕现象
  • Q3:如何利用所谓的粉丝现象
  • Q4:如何看待与利用粉丝现象,从电视编导方面
  • Q1:如何看待周子瑜还有粉丝支持的现象?

    先说一下这个舆论事件是什么情况,周子瑜是台湾人,韩国JYP旗下公司的艺人。之前被台湾著名歌手黄安举报了,有参与支持“台独”的活动。所以大陆粉丝积极抵制一面在大陆商演捞金,背后又支持“台独”分裂国家和破坏两岸关系的活动。在说说为什么B站还有粉丝支持她。B站是一个极端两极化的网站,一种是日奴式极其崇尚日本韩国的脑残粉,另一种是爱科技爱国的大宝宝。毕竟脑残粉全是偏小的零零后,没有什么心智只是对某人一些好感罢了。对事物的性质认识还不成熟。当然还有一部分奔着颜值去的。个人觉得周子瑜这个人很无趣,要不是这个事件还真不知道她。

    Q2:如何看待防弹少年团忙内line粉丝互撕现象

    她们撕的开心了,可谁都清楚,陪她哥哥一起住七年,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拿奖的只有队友,防弹之间的感情毋庸置疑。部分粉丝内部撕就就真的看起来有点搞笑了。

    Q3:如何利用所谓的粉丝现象

    粉丝,英文fans趣译,原意为歌迷、影迷,现泛指文体娱乐明星的崇拜者。“粉丝”现象,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偶像崇拜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集体迷狂是“粉丝”们,特别是年轻崇拜者的心理特征。从古至今,先祖、英雄、圣人、明君、忠臣、标兵、模范、明星等一直是各类“粉丝”所迷恋和崇拜的对象。偶像是一种被过度阐释的文化幻觉,是价值诉求的超负荷承载。在自我塑造与自我丧失之间,偶像崇拜作为“粉丝”个人的心理悲剧,是一种特别努力但又十分贫乏的姿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偶像的黄昏”随时可能降临。
    偶像是被呼唤出来的,表明时代精神在寻找其代理人。改革开放以前,标兵与模范是全社会的偶像。那个时候,“粉丝”们表达对这些偶像崇拜的方式往往采取的是一种学习的姿态,对他们乐于助人、忠于职守等行为和精神进行深度模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动用国家力量所推举的偶像,是对社会欲望的整合与塑造。遵循某种道德话语的生活,是充满喜悦的,人们需要这样的偶像。
    偶像叙事更是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崇拜/学习/模仿正在进行一场宏大的“形象工程”。“粉丝”们通过幻觉获取了某种价值和体验,“偶像崇拜”则填补了他们成就感与身份感的空缺。
    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偶像逐渐成为消费欲望的表征。偶像的流通进入不同管道,比如知识、财富与政治,货币成为偶像们的偶像。偶像符号的增殖与繁衍,偶像市场的细分化,产生出来的是固执、狂乱和浮躁,这与理性社会所需要的坚守与宽容相去甚远。

    WWW..yIJITAO.COm

    Q4:如何看待与利用粉丝现象,从电视编导方面

    时下新崛起的“粉丝”(Fans,英文“迷”的谐音)一族,为什么会成为媒体热炒的对象?
    粉丝群又是怎么出现的?
    放眼时下的大众文化市场,但凡受到热烈追捧的偶像明星都会派生出一连串绵长的产品联动效应,媒体的市场化运作不仅拉长了传播过程的外延,更丰富了人们消费偶像的方式。于是,在偶像崇拜情结的驱动下,在媒介宣传累积效应的刺激下,在大众文化市场逻辑的引导下,当下的“粉丝”陷入了消费主义的泥潭,把购买与明星相关的产品作为传播互动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消费想象中,大众媒介向“粉丝”提出了一个类似于“数学极限”的命题:你可以通过不断消费与偶像相关的一切产品以拉近与偶像之间的距离。
    然而,哪怕这种距离被无限制地缩短,最终它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因为这其中的距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物理距离,其本质显然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区隔。在现实生活中,明星与“粉丝”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尽管在消费主义的面纱下,这二者也会在大众文化的舞台上执手共舞。但那条无形的鸿沟却不会消失,它依然存在于粉丝迷蒙的视线和发热的头脑之外。而那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粉丝”则沉湎于消费所带来的快感中,乐此不疲地体验那些虚无缥缈的所谓零距离偶像接触,成了明星经济不自觉的牺牲品。
    技术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双重驱动不仅导致了“粉丝”群体的诞生及其消费行为,也在无形中促使“粉丝”建立了一种以寻求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亚文化体系。在“粉丝”的国度里,地域和阶层已经不再是划分人际交流圈的绝对法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及情感的共鸣。当代的“粉丝”幸运地享受到了跨越空间、自由交流的便利,这使得“粉丝”力量的聚集成了转瞬间的事。
    而“粉丝”之所以放弃个人的追星行为而投入到群体的狂欢中,除了技术限制的解除外,文化观念及心理机制也在起作用。虽然当代“粉丝”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没有选择,只得沉默”的颓势,但个体的“粉丝”依然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在繁华都市的冰冷建筑中,隐藏的是一个个漂泊的、寂寞的灵魂。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人口的不断集中而缩短,但熙熙攘攘的表象下却是心灵的日渐疏远。亲朋好友间缺乏沟通,同事邻里间关系淡漠,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的孤独、空虚和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需要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来填补情感的缺失和内心的空洞,于是,对明星偶像狂热崇拜并进而加入“粉丝”群体成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一路追星的过程中,“粉丝”得以宣泄自身的情感并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同时,为了印证自我的审美偏好与品位,寻求志趣相同者,“粉丝”们选择了结伴成群,他们成了各种粉丝团体中的一员,与志同道合者分享追星的体验,并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情感信任,确立身份认同。他们不再是大众中默默无闻的一员,他们成了围绕某明星的一个小群体的成员,这些成员共同拥有一种亚文化。
    由此看来,“粉丝”亚文化的不断壮大是因为它满足了越来越多的“粉丝”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寻找到一种新的身份。此外,“粉丝”现象还折射出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关注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文化,创新社会文化的自觉与热情。正是这种自觉与热情推动了都市化的繁荣与进步,同时又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强大主力,对发展文化产业大有益处。①
    今天,“粉丝”的数量仍在持续增长。这一方面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粉丝力量日益膨胀的忧惧:作为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少年亚文化的阵地之一,粉丝亚文化中包含了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异,甚至相悖的因素。
    不可否认,通过“粉丝”各种具体的行为表征,我们看见了粉丝文化的蓬勃生机,它的确使传受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透明。但与此相伴的是,因为过度的偶像崇拜所引起的病态追星行为也并不鲜见,这些“粉丝”现象中的极端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粉丝”在娱乐文化事件中的定位?文化评论人杨禹的这段话可以给出关于此问题的形象解答:粉丝其实是很脆弱的,一撅就折,一泡就软,一煮就化,一挑就断。
    虽然粉丝文化并不乏一定的时代感与合理性,是传播时代、互动时代里不可缺少的一道辅料,但若以粉丝主导宴席,不仅会令主料迷失其味,也会使全席失去风骨。②这也昭示我们,面对粉丝现象产生的负面效应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予以规正或引导。
    综上所述,从传统的受众研究角度来看,“粉丝”的勃兴无疑是媒体策动下的一次集体出走。而粉丝现象中展现出来的强大的表现欲、互动性、参与性及其背后隐藏的巨大的消费潜能,均表明它既是受众在传播活动中主体性增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传媒娱乐经济所导致的一种结果。然而“粉丝”究竟能否在出走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在媒介、社会、受众等多方联动下,建设并维护好健康和谐的“粉丝”文化。wwW!.yijitao.Com

    相关文章
    大学生如何科学地看待心理问题2019-01-30
    如何看待学生高分低能2019-03-03
    如何看待小学生玩网络游戏2019-03-19
    怎样看待历史虚无主义2019-03-30
    怎么看待营业税改为增值税?2019-04-02
    怎样看待异性之间的友谊2019-04-05
    如何看待哪些不回你微信的人2019-04-06
    怎么看待所谓的社会人2019-04-07
    长大了别人看待你的父母2019-04-08
    如何看待华为mate20pro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