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关于高考志愿如何选择学校专业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Q2: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在志愿填报中每位考生都面临着选准和填好两个志愿:一个是院校志愿,也就是选准填好自己喜欢的大学,还有一个是选准填好自己心仪的专业即专业志愿。
志愿填报应当由“选”和“填”两个步骤组成。不少家长提出,如何处理“选”与“填”的关系?选是填的基础,只有进行了大量的选择工作,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将志愿选准确。
选学校
要与国家重点学科和硕博点结合起来
那么如何选学校呢?大学是专业的承载体,在中国目前众多的高校中有文理并重的大学,有工科强势的大学,有农业类师范类院校,有医学外语类院校等等。
类型一:国家部委直属高校,主要分为教育部和工信部以及国家民委直属几个类型
部委直管高校,尤其是教育部和工信部直管的高校,一般名师云集、国家重点学科多,经费充足,硕博点多,主要位于经济文化、人文条件得天独厚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发展空间巨大。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等,但是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也较高,属于中高分数段考生角逐的对象。尤其是这部分名校中的名专业更是一些高分考生追逐的对象。
类型二:省部共建院校,这类院校原来就是属于教育部直属的,后来一部分院校就成为省部共建的大学
这类大学的综合实力较强,办学历史较为悠久,学科门类比较多,在某一方面的实力很突出。比如我们省的西北大学文史实力就比较强,其中的经济学和新闻学等比较有名。
类型三:省属高校,这类高校数量庞大,而且成分复杂,办学实力水平之间也十分的悬殊
以陕西为例:既有西安建大、理工大、石油大学、外院、西北政法这样的不仅在西北就是在全国来讲也很有名的地域性着名高等学校。也有像榆林学院、商洛学院这样的位居县级市的才从专科院校升格后不久的省属院校。像这样的例子在全国还有很多。建议,考生在报考时,一般可作为二本低分段的保底志愿,也可作为二本压线考生的首选学校。
类型四:地市所属高校,这类院校数量极少,主要以师范、医学院校为主
当然除了类型分,考生还可考虑学校是否属于“211”工程院校或“985”工程院校,或者看一所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和分布,了解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硕博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和硕博点数量较多的院校实力一般都比较强。选学校一定要和国家重点学科和硕博点结合起来,不仅要规划好自己本科阶段的学习,还要规划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别忘了考虑有些合并、更名、升级后的大学
我国不少高校诞生背景和条件不同,办学侧重和特色不同,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简便的办法来看清这些院校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貌呢?从学校的合并、更名或升级入手来了解学校。
目前大学的合并和更名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每年都有一些高校要合并。合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同等实力较强的院校进行合并,比如武汉大学是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三所“211工程”院校合并,各校区都紧紧相连,可谓浑然一体;第二是实力强的院校和实力弱的院校进行合并,比如安徽工业大学:由原华东冶金学院、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第三种则是实力弱的和实力弱的院校进行合并,这样的院校一般而言主要是由几所专科院校基础上叠加而成的。如长春工程学院:由原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电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还有一种就是院校的更名,比如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名称冠之于国家但是其优势学科仍然在海洋学科方面。还有些学院更名升格为大学,比如东北电力学院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后其优势学科仍然保持在院校名称里。甚至有些院校更名后以全新的名称出现,比如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更名后,变为西南大学,经过仔细探寻后才能知道,其优势学科就在其农业和师范方面。
选专业
工科专业名校多以“技术”、“工程”和“科学”为后缀
选专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选专业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也就是专业与自己的相互适应程度;二是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今后在个人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首先要了解专业的分类,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在12个专业门类中,工科是培养学生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操作性专业,专业名称往往不带“学”字,而是多以“技术”、“工程”以及“科学”为后缀或直接以技术名称命名。如计算机技术、通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机械、电机、电子、自动化、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等。而理科专业则是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分支学科。这些专业在名称上都带有“学”字等等,对每个门类的专业都要认识清楚。
除此之外,考生还要了解专业的内涵,比如车辆工程专业中的车辆指的是广义的车辆,不仅仅是指汽车,像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又包括高铁电力机车、地铁电力机车,汽车又分为轿车、载重汽车、牵引汽车等各式各样的车辆。车辆工程专业分为车体、发动机、底盘三个方向。就车辆工程专业而言,在不同院校侧重是不同的,而且针对车型也不同,如吉林大学就侧重于汽车方向,西南交通大学则侧重于在轨道上行驶的各类车辆。
选学校还要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是重环境还是重学校也是一个经常会被考虑的问题。比如东北三省都有很好的学校,如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但因为其自然环境问题如气候寒冷以及没有直达列车等,使得很多地方的考生不愿意选择,放弃了就读好学校的机会。再一个就是社会环境,有的考生为了贪图沿海城市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甚至去选择一个当地学校的冷门专业。
Q3:高考志愿填报时,城市、学校、专业三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如何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时,城市、学校、专业三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如何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时,城市、学校、专业三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啥叫不能兼顾呢?我们知道,谁都愿意选择发达大都市的名牌大学的理想专业。但是为什么不能这样选呢?一定是因为分数有限。高考状元肯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发达大都市的名牌大学的理想专业录取分数线肯定很高,大家都想选,僧多粥少,只能根据高考分数来确定哪些考生才能上。高招录取其实就是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分配高校和专业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高考分数,就不得不在城市、学校、专业三者中做一些取舍。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说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是谈谈自己的观点。
中国过去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就是职场基本上是男人的天下。俗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明未来职场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考生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如今全国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了70-80%,大多数考生都有机会走进大学。年轻人通过读大学后再走进职场将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而高考志愿填报,也就是挑大学选专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生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叫做学业规划。
虽然每个人的学业规划都不相同。但是公认最好的学业规划应当是在一线发达城市的名牌大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专业。这几乎是每一位考生的理想诉求。当我们考不出足够高的分数时候,就必须在城市、大学、专业三者之中作出一些取舍。那么如何摆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顺序呢?让我们一个一个分析一下:
城市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你4年生活的大环境,发达城市会让你的视野更开阔,而且很可能成为未来就业城市甚至第二故乡,因为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都留在了母校所在的城市工作,有些甚至在那里工作了一辈子。城市应放到很重要位置。
大学是你至少4年学习的文化学术氛围,大学的层次不仅决定了你受教育的层次,还决定了你所结识的同学人脉的层次,优秀的同学人脉可能会伴你一生受益。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个“汉大帮”,实际上就是指的影片虚构的“汉东大学毕业生的同学圈子”。这个圈子影响着每个同学。名牌大学的同学圈子的人脉层次就比较高。
专业虽然也重要,但在当今信息时代专业知识更新很快,还能以后结合工作情况再学习。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我们的朋友亲戚,有多少人学了什么专业,一生还干这个专业?那些没有干原来专业的是不是在职场混的就一定不好?
综合上述分析,我的观点把这三个因素的重要性顺序排列为高校-城市-专业。专业选择排在最后也不是没有底线,底线专业是虽不喜欢但绝不因为讨厌而学不下去。
我在逐步接受一个看似非常无理观点,叫做“专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我认为读大学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学习专业知识,直接为今后的职业服务。简单说就是学什么以后干什么;另一个是在大学的学术氛围内受到一种熏陶和训练,提高我们再学习的能力,让我们在更广阔的职场范围都能适应。现在社会后者变得比前者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