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教育 2019-05-06 06:09:11 374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谁有新版人教版(2012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Q2:谁有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Q3: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答案人教版
  • Q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Q1:谁有新版人教版(2012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呵呵,这里有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全套教案(下册) ,内容很多,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位置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基本技能: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课时安排:5课时
    课题:认识上下1、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内容、第2页做一做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基本技能: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是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教科书第1页主题图。投影图、智慧星、学具袋、
    2、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修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
    三、讲授新知识: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我说要求请同学们做动作。
    师生合作:以身体为参照物,
    请指一指那是上
    请指一指那是下,
    请指一指那是前,
    请指一指那是后,
    教师在说要求的时候,学生可以按要求做动作。
    教师评价:你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了老师的提问,你们真棒!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吗?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上、下、前、后”的知识。
    1、教学上、下的认识
    师:寒假小朋友们都到哪里去玩?你们都做什么交通工具去玩的?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投影)这是我国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于长江,一般轮船正穿桥而过,桥上的铁道上奔驰着一列高速列车,铁道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这一辆辆形态各异的汽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有关上、下知识的问题吗?分组合作,讨论、讨论、学生活动
    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生:齐答 想
    :
    生:火车、轮船、汽车、飞机、、、、、
    生: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感到祖国的雄伟的气魄。
    游戏可以改为击掌,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师:火车的上面有什么,火车的下面有什么?
    你能用上或下说一句话吗?

    Q2:谁有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谈话:春天到了,花儿都开得,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朵漂亮的花,我准备拿走3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看看还剩几朵了?(2朵)提问:那么你知道老师原来有多少朵花吗?(5朵)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1.我数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数的,生:先数拿走的3朵,再数剩下的2朵,两个合起来就是5朵)2.我算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算得,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来就是5朵)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这几个小朋友回答的真棒,这朵就送给你了。二教学过程1课件出示情境(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哨子?)2.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后明确:盒子里原来的哨子是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师板书:7+5=123.

    Q3: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答案人教版

    答案看多了,抄袭可能会养成习惯 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现在就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好好学习,即使自己答案错了至少能加深印象

    Q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名,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陈鑫隆、江涛、黄旭钦、黄一涯、李尹越、廖祖峰、舒灵平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2、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出外打工,在外面随便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 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关于数感,在《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说明。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
    (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新授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练习课教学策略:(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复习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教学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的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采用的相关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思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教学进度安排:
    一、位置 4课时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2课时
    四、100以内的认识 10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5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16课时
    七、认识时间 4课时
    八、找规律间表 4课时
    九、统计 5课时
    十、总复习 5课时
    一、班级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3)和(4)的数学。(3)班的学生人数是44人,(4)班的人数是43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100,最低分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wWw★.YIJitaO.COM

    相关文章
    读一读写一写一年级2018-08-27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2018-10-18
    一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018-10-27
    一年级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办2019-02-05
    什么造句子一年级2019-03-02
    哪里有什么造句一年级2019-03-02
    什么怎么样造句一年级2019-03-02
    什么是什么造句一年级2019-03-03
    “怎么”造句子一年级2019-03-03
    什么也什么造句一年级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