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什么

生活 2018-12-25 19:18:57 708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什么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 Q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什么
  • Q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 Q4: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 Q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 Q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注音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 bú yì lè hū
    释义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喜悦,高兴吗?
    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
    出处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Q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什么

    有朋友从远方而来,这不是件很高兴的事吗? 这里‘说’是同假字,你可以理解为古人写的错字,就是现在的字‘悦’,高兴的意思

    Q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现代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

    读音: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bù yì lè hū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

    ②朋:朋友;弟子;志同道合的人

    ③亦:也

    ④乐:快乐。

    ⑤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Q4: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折叠注音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 bù yì yuè hū
    折叠编辑本段释义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很喜悦,高兴吗?
    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有知识有文化、知心的人)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后很开心的样子。
    一个人有了原则(将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场想事情(关心自己的朋友),他自然就来了;不是会很快乐吗?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折叠编辑本段解说
    1“说”(音同月)通假“悦”,指愉快,高兴。
    2“愠”是指生气,发怒,怨恨,心里不满。
    3君子:这里指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4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
    5朋:朋友
    6亦:也。
    7乐:快乐
    8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9注:讲的是有学习乐趣,而且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原文
    论语十则全文_古诗文网
    作者:佚名 (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
    )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Q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作品出处:《论语·学而》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

    ⒈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⒉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

    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

    ⒊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是: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⒋部分学者的解释是:

    学到了(知识或本领)以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

    扩展资料:

    思想内容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艺术成就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7]

    后世影响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相关文章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018-08-27
    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2018-08-28
    离开家乡爹和娘背起行李走远方2018-09-14
    远方的你呀可在想我吗是什么歌2019-04-29
    九儿我送你去远方2019-07-18
    不同凡响的意思是什么2018-08-26
    爱不释手的释是什么意思2018-08-26
    供不应求是什么意思2018-08-26
    左右逢源的意思是什么2018-08-26
    突然脑洞大开什么意思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