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关于硕士论文盲审会不过吗?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Q1:硕士论文盲审怎么审的?
通常会送给两个以上的导师来评阅,一般是会屏蔽自己的导师
导师的评审结果一般是
1、同意答辩
2、稍作修改同意答辩
3、修改,答辩再议
当所有导师都选1的话,可以直接进入答辩环节
当有一个导师选择了2,且没有导师选择3的时候,给你打回论文让你按要求修改,然后进入答辩环节
当有一个导师选择了3的时候,你的论文就算是盲审未通过了,需要推迟答辩,修改后是否能获得答辩资格还得看二次盲审的结果
盲审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让你改的话也是重点按照他们的意见改,因为你最后答辩时,一定至少有一个你论文的盲审导师,他肯定会仔细询问他所提出的那些意见你是否都改善了,而最关键的是,在你答辩通过之前,你都不知道这个盲审导师是谁。
Q2:硕士论文盲审,出现什么情况时会不过?
指导过不少硕士论文,也盲审过不少硕士论文。依据我个人及跟周围硕士生导师交流的经验,论文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不过现象:
第一、细节性和规范性错误。主要集中在几块:错字、病句、注释、引文环节。门下曾经有一个硕士研究生递交论文初稿,刚看内容摘要和第一页,错字、病句比比皆是,一页中居然出现能出现几十处错误,直接否定,发回大修改。还遇到过一篇成品硕士论文,3万多字的论文,居然中间没有出现一个引文脚注,只在后边泛泛地列出了参考文献,也是直接否决。这类错误,在导师们看来,都是最明显、最低级的错误,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写作态度是否认真和端正的问题,水平不够比较容易得到谅解,但是涉及态度不端正则是一个很容易被导师们放大的问题。
第二、学术观点和逻辑方面的硬伤。比如:研究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方法不科学,论证逻辑明显不通、理论和现象“两张皮”、选题太偏的论文。这些年,否决的几篇论文基本主要集中在逻辑不通、理论和研究对象两张皮、选题太偏三个方面。1、逻辑方面:一般来说,论文都要遵循一个提出问题(问题出现的背景和现象)、分析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特征)、解决问题(结论和策略)的逻辑来论证。但有些论文的逻辑明显是错乱颠倒的。2、理论和研究对象的“两张皮”,理论是理论,现象是现象,两者高度分离,没有很好交融。3、选题太偏:主要表现为与本专业距离过远,为了体现专业特色生拉硬套本专业理论等。
当然,研究生论文被否决还会有其他情况:比如抄袭问题,但鉴于现在研究生盲审之前普遍都会有论文查重环节,所以这个环节可以忽略不计。
十几年硕导经验,研究生论文中,不乏中规中矩、精致的平庸之作(符合学术规范,研究对象较为明确,论证逻辑较为清晰合理),缺乏从选题、方法、到观点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论文。如果自我期许很高,可以朝着后者努力,如果自我期许不高,仅仅是为了毕业就业,前者是底线。
以上,供参考。
Q3:硕士论文盲审好过吗?通过率大概多少呢?
盲审和非盲审的区别很小,只是去掉了学生和导师的信息,让专家对论文工作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事实上,大多数专家在评审时掌握的原则是一样的,公平公正地看待论文的工作量、创新点,尤其是真实性。 如果论文违背学术道德规范,有造假和抄袭行为,不管是否盲审,这种论文铁定不通过。 如果论文工作价值较小,比如是重复性工作,创新不足,评委会提出反馈意见供整改,但不排除不通过的可能性,这完全取决于对论文工作是否可以改进的预见。部分学校是不会允许论文短时修改重新评审的,再快也在半年之后。 因此,你可以做好充分准备,盲审不盲审不重要,关键还是论文工作是充实、真实和有意义的,在技术上、方法上多少有创新性。WWw.@YIjITAo.CoM
Q4:硕士毕业论文盲审不过,二次送审通过率多高
盲审是指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所以在好又多论文网看来,硕士论文盲审通过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到本质上,提高你硕士毕业论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