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关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Q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人类社会里的东西,除了人之外,其它的东西,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类。软件是指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文艺、教育、法律、宗教、军事等。硬件是指资源、生产力、技术等。社会科学研究的是软件,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硬件。软件里的东西,又可分为经济方面的东西和政治方面的东西。经济方面的东西指的是与经济相关的,即与生产、经营、分配相关的策略、计划、制度等。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里的“经济”专指的是与经济相关的制度。政治,说白了就是管理人、结交人,对内管理,对外交往,而研究社会的软件通常都是针对一个社会来谈的,谈的是社会内的,不谈外交,所以政治方面的东西指的是文艺、教育、法律、宗教、军事等。所以马克思那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把人类社会的软件系统比作一幢大楼,那么经济方面的制度就是这幢大楼的基础,其它的政治方面的东西就是这个基础上的建筑,有什么样的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那么这句话究竟对不对呢?
先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附近有一片森林,这片森林是远古就存在的,是无主的,村民都可以自由到森林里打猎、砍柴。后来,张三一下子把这片森林据为己有了,他规定,谁到森林里去打猎、砍柴,都得分一部分给他。这样张三就不要劳动了,过着剥削掠夺人的舒坦日子。这个时候,经济制度就变了。原来这片森林是无主的,谁都可以去打猎、砍柴,而且这个时候变成张三私有的了。这个时候,生产关系也变了。原来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力到森林里去打猎、砍柴,而且谁都不剥削谁,而这个时候,大家就没有权力去了,而且受张三的剥削了。所以,这个时候经济基础就变了。
可是,张三这么做,其他村民答应不答应呢?肯定要反抗。那么张三要想使村民不反抗,乖乖听他的,任他剥削,就必须建立武装力量,还要制订法律,谁要反抗,就抓谁就杀谁。然而光用武力还不行,还要来文的。例如雇佣人赞美张三伟大、仁慈、英明,大家都要尊敬张三,听张三的话,接受张三的领导;教育大家要知法守法,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还要说那片森林本来就是张三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本来就应该归张三所有,等等。宣传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给村民上课,也可以编成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小说等。而且张三还建立考试制度,谁对他教的内容学的好的,就可以当官。这样的宣传教育,可能刚开始没有用,可是时间长了,老人都死光了,没有人知道真相了,后辈们就会认为那片森林本来就是张三家的,他们从小就到张三的森林里去打猎、砍柴,所以交税给他是应该的;也会认为张三是最伟大、最仁慈、最英明的了,受他领导是应该的,村民打心里就不想反抗,这样张三的统治就稳固了。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经济制度是基础,经济制度决定政治制度,决定政治的内容,文艺、教育、法律、宗教等的内容都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都是建立在经济这个基础上的。
一个村庄是这样,一个社会也是这样,社会问题就是这么简单,不要以为那些皇帝及资本家们比张三高尚。现在社会问题看起来很复杂,是一些人故意把水搅浑。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占有全国的资源,每个人都等于是租用皇帝的资源,都要向皇帝交税进贡。皇帝为了巩固这样的局面,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方面用法律、武力威慑,一方面对人民进行愚弄,进行洗脑。文艺上,戏曲、小说都是赞美皇帝、表彰忠孝的。课本也是赞美皇帝、表彰忠孝的。看起来很严肃很正统的理论文章也是赞美皇帝,表彰忠孝的。宗教、迷信等宣扬皇帝是龙凤转世,是天子,本就应该统治人民,也是为了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所以封建社会的经济上的制度就决定了封建社会的政治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皇帝时期特有的经济上的制度不存在了,所以迷信这一套就用不着了。但是这个时候,地主、资本家仍然占有大量的资源,所以还要把张三的那一套,皇帝那一套一部分搬过来。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在经济制度上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私有制,无非就是封建社会里皇帝占有全国资源,而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了皇帝,地主、资本家不再是租用皇帝的了,把一个西瓜切分,彻底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了。资本主义时期,因为地主、资本家仍然占有资源,所以就能向张三一样,坐收资源的成果,享尽荣华富贵。但是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利益是要维护的,所以仍然一方面用武力威慑,一方面对人民进行愚弄。看起来很严肃很正统的理论文章,极力论证资本家没有剥削雇工,资本家的财富都是自己奋斗得到的,地主、资本家不仅没剥削雇工,反而养活了雇工,雇工要感恩;还极力宣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极力宣扬安定的重要。文艺上也是极力显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展现的都是个人奋斗,然后是美女、香车、豪宅,似乎人人努力之后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课本上教的都是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内容,并极力宣扬私有制、市场经济的优越。所以,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制度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内容。
社会主义是要建立公有制的,所以社会主义一方面要用武力威慑反公有制的人,一方面要对人民进行教育,正统的理论文章、文艺、课本都宣扬公有制的优越、私有制的罪恶。
可以简单地从下两方面来看。
一 上层建筑有保护经济这个基础的作用,也有破坏经济这个基础的作用。
上面几个例子,都说明上层建筑是保护经济基础的。但是,上层建筑也能破坏经济基础。封建社会,如果武力专政的对象错了,威慑到皇帝并威慑到君主制度了,那么皇帝建立的这个经济基础也就危险了;如果宣传教育的内容错了,丑化皇帝、丑化君主制度了,那么皇帝建立的这个经济基础也会危险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这样。
二 上层建筑是经济制度的开路先锋。
张三要占有那片森林,就得先做前期准备工作。如先建立武装力量准备去夺,同时宣扬那片森林是他的,给村民先造成一个印象,这些都是政治方面的事情,也是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把那片森林占为己有,才能建立那个经济制度。
任何社会都是这样。资产阶级要推翻君主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那么就得先准备武装力量,同时宣扬封建制度的罪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以扩张力量,弱化对方。把对方的政权,也就是上层建筑打垮后,要先把自己的上层建筑建立起来,如军队、法律、文艺宣传队伍,然后才能建立所要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要推翻私有制,就得先准备武装力量,同时揭露私有制的罪恶,宣扬公有制的好处,以扩张自己的力量,弱化敌人。把敌人的上层建筑打垮后,要先把自己的上层建筑建立起来,然后才能建立公有制。所以要先建立上层建筑,然后才能建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制度的开路先锋。这幢大楼是倒着建的。
因为要先建立上层建筑,然后才能建立经济基础,所以这就很容易引起人的误解,认为马克思的那句话是错的,应该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这种关系呢?比方说,一个人喜欢吃羊肉,要养羊,那么他就要先建羊圈;建好羊圈才能养羊。那么是羊决定羊圈还是羊圈决定羊?还是羊决定羊圈,因为他是为了养羊才建羊圈的,不是因为建了羊圈才养羊的,是羊决定了他要建羊圈而不是马圈。人为了建立某个经济制度而先建立与这个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人要建立的是这个上层建筑,而不是那个上层建筑,所以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Q2: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范畴定义
1、经济基础是在特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和政法制度及设施。
二、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决定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第一,如果所维护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就能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如果所维护的经济基础不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
三、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是人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依据;
2、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原则;
3、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Q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在:首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
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
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旧的经济基础破新的经济基础
代替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被新的上
层建筑所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还
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
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
力量;一种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
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
后的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何种作用,以它所服务
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为转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
于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