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见的166个效应

生活 2018-08-30 00:05:16 1140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心理学常见的166个效应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什么是心理学166个效应,心理学十个效应
  • Q2:心理学166个效应!
  • Q3:心理学的常用效应
  • Q1:什么是心理学166个效应,心理学十个效应

    心理学上的10个效应
    1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2彼得·圣吉 Peter M. Senge 提出木桶效应
    美国商业周刊也因此而推崇圣吉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3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4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5第一印象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6近因效应
    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7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8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9仰巴脚效应
    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
    10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Q2:心理学166个效应!

    太多了。。。。。只写前面的20个吧。后面的你给邮箱我,我发过去给你
    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
    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
    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
    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
    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
    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
    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
    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
    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
    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
    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2.门坎效应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
    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
    曼与弗雷瑟于 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
    出的。
    3.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
    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
    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
    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
    从 1901年至 1982年先后出现了 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
    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
    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
    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
    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
    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
    生颓废情绪。
    5.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
    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
    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
    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
    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
    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
    个人的好坏,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
    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
    首因效应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
    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
    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选拔人才时,
    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6.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
    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
    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
    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
    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7.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
    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
    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8.蝴蝶效应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
    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
    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
    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
    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
    训了一顿,心里很恼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
    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
    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过一个
    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
    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
    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
    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
    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灵活运用人事心理
    效应,就能充分调动下属或人才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从而使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 3名学生共 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 18名学生经过
    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 18名学
    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
    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
    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
    “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
    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10.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说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
    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道路,把一
    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
    尔效应。
    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单位和集体
    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
    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机会。
    11.鲶鱼效应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
    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
    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
    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
    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
    是“鲶鱼效应”。
    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
    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
    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
    地工作。
    12.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
    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要通过调节对
    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
    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
    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13.名片效应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
    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
    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
    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
    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
    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也即两个
    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
    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
    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
    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
    " 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
    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
    "心理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
    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
    于人际交往记忆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4.异性效应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联系颇广,出师必胜,为公司立
    下赫赫战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却连连碰壁,
    而李女士外出联系,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灵,
    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是李女士风尘仆仆,
    周旋于银行之间,竟获得贷款上百万元。李女士因此备受领导器重,
    工资、奖金一加再加。有人试图总结李女士成功的秘诀,发现她除了
    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灵活之
    外,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
    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
    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
    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quot;异性效应"。这种现
    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特
    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
    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
    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不过
    "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
    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到某一目的,
    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
    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作刺激,想入非非,让人
    感?quot;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接触要把握住"度
    "。
    15.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 3月 13日夜 3时 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
    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
    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
    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
    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
    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
    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
    有 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
    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
    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
    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
    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
    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
    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
    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
    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
    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
    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
    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6.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
    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
    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
    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
    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
    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
    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
    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
    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
    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
    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
    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最
    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
    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比如:别人有一
    样好东西,我没有,我很想要,但实际上我不可能得到。这时不妨利
    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样东西不好的地方,说那样东
    西的“坏话”,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柠檬”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
    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
    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
    己,逐渐增强自信。
    18.“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
    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
    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
    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
    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
    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
    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
    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
    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
    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
    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
    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19.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
    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
    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
    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
    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
    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
    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
    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
    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
    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
    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
    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
    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
    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
    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
    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
    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
    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
    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
    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
    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
    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
    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
    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
    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
    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
    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
    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
    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
    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
    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
    “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
    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
    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
    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
    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
    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
    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
    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
    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
    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
    求助者深信不疑。

    WWW.yiji∽Tao.com

    Q3:心理学的常用效应

    户兹比萨饼卢兹是意大利的著名心理学家,他写过一本自传式心理学阐述性作品,将自己的经历与一些心理学观点结合起来。在这本形象而有趣的小册子里,提到卢兹儿时的一件事:卢兹的母亲擅长烹制比萨饼。卢兹家境并不富裕,经常出现在饭桌上的是蔬菜比萨饼,但不定时地,卢兹盘子里的比萨饼下,会出现美味的腌肉——这是母亲偷偷留给他的,卢兹不无感动地回忆说,那块薄薄的腌肉让平淡的童年充满期望和惊喜。卢兹根据这个回忆,在自己开的餐厅内对顾客进行了一次不动声色的试验,他在每份比萨饼里面都藏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福的话。几乎所有的顾客都表现出莫大的惊喜,没有人质疑这张纸的卫生状况,而这种内藏了祝福话语纸条的比萨饼被称为“卢兹比萨饼”,并成为意式西餐里的一道文化大餐。卢兹通过这一实验,印证了心理学上的“表层心理”和“转折点”两个理论,所谓“表层心理”指的是个体最初看到的事情或者物品的表面现象以及最直观的原因等,例如上面提到的比萨饼,“转折点”指的是出乎意料出现的事物,并能够改变由表层心理带来的心理感受,即腌肉和小纸条。品味:出乎意料的收获,哪怕很小,也能让人感到巨大的惊喜。但如果这种收获事先已经知晓,那么绝不会有什么惊喜,也许,只有出乎意料才能让你的心灵喜出望外。津巴多的实验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备受争议的实验,虽然最后被迫停止,但这个实验本身却发人深思。实验是这样做的:津巴多招收了21位本科生作为志愿者,让他们体验监狱生活,在实验中,这些人扮演看守或犯人,而在此之前,这21个人都经过了性格测试,被评定为情绪稳定、成熟守法的人,通过扔硬币的方式,10个人被派去当囚犯,11个人做看守,共进行两周实验。“犯人”们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被“逮捕”了,戴上手铐,在警局登记名册,然后被带入“监狱”。一切模拟得和真实情况无异,“看守”们还制定了一些规则:“犯人”在进餐、休息和熄灯后必须保持沉默;他们必须按时就餐;彼此之间称呼号码,要管“看守”叫“长官”等等,触犯任何一项条例都将遭到惩罚。这本来就是一场游戏,但出人意料的是,“看守”和“囚犯”很快变得像现实中的一样。“看守”们认为“囚犯”都是危险的,对他们态度严厉;而“犯人”也把“看守”看成施虐狂,暗地里心存反抗,在几天之后,“犯人”们当真组织了一次反叛活动,但被“看守”们残酷地压制了。自此,“看守”们又制定了更多的规则来约束“犯人”,甚至想方设法折磨他们。在实验进行到中途的时候,大多数人表现出头脑混乱,不管是“犯人”还是“看守”。有一位“看守”在实验前是一个和干主义者,不喜欢攻击别人,但在实验的第5天,他竟然开始肆意处罚“犯人”,只因他讨厌这个人。他在日记中坦率地写道:“囚犯(416)不吃这种香肠,我决定强行让他吃,我让食物从他脸上流下来……我为逼迫他吃东西而感到内疚,但是,他不听话会让我更加恼火。”到实验的第5天,实验者不得不宜布实验结束,以保护所有人,这个实验让人们大吃一惊,这些十分正常的年轻人竟会如此轻易地被激发起施虐行为,它表明,正常的、健康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监狱环境”的团体压力下能够迅速地发生转变,这也能解释人们在某些环境中为什么会有一些反常的过激行为。这个未进行完的心理实验后来被法律禁止了,原因是它太不人道,但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另一面。品味:其实,环境总是能够对人产生不可思议、潜移默化的改变,请重视身边的环境,如果您想得到幸福与成功的话。当环境不尽如人意时,如果能够改变它当然很好,但如果无法改变,那么最好退避三舍。不去想,就不会怕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苦思冥想,决心做一个独具匠心的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跟随自己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全部顺利穿过,然后,心理学家轻轻地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全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里有一个大水池,里面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没想到刚才他们正是从独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此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沉默一片,过了好一会儿,有三个胆大的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然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屋内有十盏灯,心理学家又打开其余的九盏。顿时亮如白昼。这时,人们方才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是由于网线的颜色极浅,所以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有五个人很快地站了出来。“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品味: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人不会知道恐惧是什么。然而,假如明白了自己身处于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本来不成其为障碍的“独木桥”,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即使明白地告诉人们安全网确实存在,仍然有少数人不愿轻易冒险。不去想,自然就不会感觉有危险,危险与感觉常相伴。10公里的旅程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前进,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人们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此时有人说:“快到了!”大家重新振作起来,从而加快了行进步伐。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处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欢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终点。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能够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目标。品味:德川家康说得好:“人的一生就好比挑着重担走远路,不能急,”走长路的秘诀其实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前行,如果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充满坎坷,那么不妨将理想分割成小段的目标,这样做就能够预防半途而废。

    相关文章
    心理学是文科还是理科2018-09-28
    心理学专业大学分数线2018-10-24
    心理学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2018-11-01
    我不喜欢我自己 心理学2018-12-12
    自学心理学该看什么书2019-01-14
    如何忘记一个人心理学2019-01-17
    心理学为什么必须研究人的行为2019-01-27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科目2019-02-03
    美国哪个大学心理学好2019-02-03
    心理学问题解决的过程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