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

文化 2019-07-07 10:33:27 2651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
  • Q2: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个东西,怎么理解
  • Q3: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什么?怎么理解?
  • Q4: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 Q1: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www.yI‖jiTao.COM

    Q2: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个东西,怎么理解

    看到父亲着凉,就要让他暖活。这就是知行合一,知道关心父亲。
    看到父亲着凉,并不没有有效行动。这就不是知行合一,不知道关心父亲。
    个人理解。

    Q3: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什么?怎么理解?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之一。

    王阳明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中“心即理”是王阳明思想的支柱,也是逻辑起点。

    王阳明把“理”认为在“心”中,所以对“理”的知的过程,就要澄清我们的心,在心上下功夫,把我们的心“擦亮”,理自然就有了,而不是朱熹说的那样,理在外,去外面寻找。

    所以说,“心即理”,这是知行合一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说,希望大家做到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照本心去做事,不自欺。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有当时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

    宋朝的程颐强调知先于行的倾向,朱熹提出了先知后行,行重知轻,知行相须的观点,他们本是强调知行的密切关系,但是后世的知识分子都在“知”上下功夫,强调格物穷理,可是理是穷不尽的,他们忽略了“行”,忽视了道德实践,社会中出现了知而不行,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王阳明针对知行分离,知而不行的社会现象,为了补偏救弊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后世人对他的解读,专家学者的理解大致相同,也略有差异,总结起来应该有三点。

    1 理论和实践。

    王阳明说,古人把知行分开说,有着古人的良苦用心,对哪些懵懵懂懂地去做事,不加思考的人,古人说个“知”字,对于那些茫茫荡荡地去思考,不去行动做事的人,古人说个“行”字,这是古人单独说“知行”的原因,在王阳明看来,知行本就合一。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不知,只是冥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就是知”。

    王阳明举例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恶恶臭”,在王阳明看来‘知’好色,和‘行’好色。当你看到美色时,你马上喜欢她,当你闻到“臭”时,马上厌恶,这中间没有停顿,这个知行应该是同时进行,同一连贯过程,说明知行合一。

    2 把“知”解释成“良知”。

    王阳明对于“格物致知”中的“知”解释成“良知”,那么“知行合一”就被包含在“致良知”里。

    “致良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内”致良知,也就是清除物欲,清除私欲,还我们的心之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就是“对外”致良知,实际就是在生活实践,道德实践中推广良知。

    我们可以看到“致良知”既是“致知”,又是“力行”,所以说是“知行合一”。

    3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意识流动也是行)。

    王阳明说“我今个说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留下心魔,就会种下病根。就像私欲,像灰尘落在你的心上,你不擦去,灰尘会一层一层堆积起来,以至于积重难返,良知被遮蔽。

    实际上无论是王阳明还是程朱对道德要求都很高,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也有其道理,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对人的道德要求太高,容易产生“假圣人”“伪君子”。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没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也是一种看法,这种看法就没有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道德要求的苛刻,更接近人性。

    知行合一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可是很难改掉自己的缺点,如果按王阳明的说法就是“知而不行,不是真知”。陶行知特别欣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陶行知。

    Q4: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集知行学说之大成,作为其哲学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层涵义:

    1、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2、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

    3、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强调自律自觉。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后人常以此误解他“销行归知”。其实,王阳明并没有混淆“知”“行”,他视起心动念就是“行”,所以应该对善恶有高度自觉,这是慎独、自律的极致,对道德修养极有意义。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规范上防微杜渐,因为道德上的知行问题是和认识上的知行问题分不开的。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知行合一”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的。对此,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心领神会。黄氏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

    这是深得阳明良知心学精髓的精辟之论,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注脚。

    能够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视角说明知行合一的,孙中山先生应该是较早的代表人物。他侧重强调了知难行易。

    人民网-“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2018-11-12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2019-01-12
    如何理解面向对象思想2019-01-17
    理解为话题的作文600字2019-01-19
    什么是超越自我的理解2019-01-20
    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2019-01-22
    什么是管理 你怎样理解2019-02-02
    理解能力差是智商低吗2019-02-04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019-02-06
    怎么样来理解英语单词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