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关于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政府必须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政府具有管理和服务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③ 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民生就是民心。谁真正解决了民生问题,谁就会赢得群众的真诚拥护,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只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加快,二元经济变成一体化的和均衡的现代经济趋势明显,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急需破题;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迅速上升,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且配置失当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公共就业等关系人民生活的矛盾日益凸显,为社会增添了许多不和谐因素。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省留下了巨大的民生历史欠账,城乡社会发展失衡问题突出,这些亟须加以改变。 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因此,“十二五”时期乃至以后,我们要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十二五”期间使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极大改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谋发展、办事情都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推进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民生预算”,体现“民生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千方百计把涉及民生的项目和工作抓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③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④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还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无论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还是着力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无不有力地证明:解决民生诉求,离开发展无从谈起。
发展的最终目的,指向一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时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上,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恪守为民之责,常怀为民之心,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
只要我们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忧于民,取信于民,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就一定发挥好民生事业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积极作用,奋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