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古人是怎么刷牙的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Q1:古人是怎么刷牙和洗头的?
《诗经·卫风·硕人》是一首描写齐国女子庄姜出嫁的诗,第八句“齿如瓠犀”说庄姜的牙齿像葫芦籽一样白洁细密。如果没有基本的牙齿养护手段,庄姜不可能在出嫁年龄还能保持一口健康白洁的牙齿。
虽然中医对牙科分类较晚,但古人一早就发现,不对牙齿进行必要的保养,必然会出现各种症状的牙科疾病。
除了医术中有记载之外,我们在象形文字中也能寻得一些蛛丝马迹。比如“龃龉”一词的意思是意见不一,相互抵触,本意指的却是牙齿参差不齐。上下齿咬合不齐者被称为龊,排列不齐者被称为龇,不平整者被称为龋,均视之为病态。类似的字和词有不少,可见古人很早就开始关注牙齿和口腔健康了。
但像现代人一样刷牙却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图1 上世纪的假牙
周朝礼仪认为刷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最初的牙齿清洁方式是漱口法。《史记·仓公传》记载说“食而不漱”是造成龋齿的直接原因,饭后漱口成为当时人们每餐之后必备的功课,漱口水的材料是现在常见的盐水。聪明的古人在食盐的过程中发现盐有消炎杀菌的作用,易溶于水的盐粒成为漱口水的首选。《礼记》中有:“鸡初鸣,咸盥嗽”,的记载,说明那时候的人已经将盐水漱口作为牙齿保健的生活习惯。
盐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是一种奢侈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的,日常食用都稍显珍贵,更不要说用来漱口刷牙了。于是,酒、醋、药汤、茶水便成为漱口水的替代品。尤其是茶水这种便宜又易得的东西,成为普通人家刷牙漱口的首选。
茶水中含有的一种特殊酶可以分解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渣,防止酸性物质产生,造成龋齿;而茶叶内含有的氟元素和更是能与钙质产生亲和作用,附着在牙齿表面,进一步防止龋齿产生,稳固牙齿。虽然古人不能像现代人一样知晓茶水中含有的特殊化学成分是保护牙齿的关键,但实践足以证明茶水是一种完美的漱口水。
图2 《红楼梦》剧照,林黛玉漱口
现代的医学广告为了吸引眼球,总是千方百计地吹嘘牙膏里含有绿茶精华之类,其实这些都是智慧的古人玩儿剩下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的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可供选择的食物更加丰富。原始的漱口法已经无法满足清洁牙齿的需要,急需一种更加高效快捷的牙齿清洁方式。“手指揩齿法”就在这个时候诞生。
用手指清洁牙齿,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种方法在古代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个时候的牙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早些时候贵不可攀的盐已经降低了身价,成为普通大众能消费得起的日用品,“青盐擦牙法”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牙齿清洁方式。《红楼梦》中就有贾宝玉用青盐擦牙漱口的描写。而青盐只是用普通盐加热炒制之后,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青黑色,是不是比普通盐更具有护牙功能就不得而知了。
“手指揩齿法”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清代都广为流传,更高端的刷牙方式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开始流传开来的。
图3 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
敦煌196窟的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是现存最早的古人刷牙图,画面上一左一右两个人,右边的人正在接受剃度,他赤裸上身,一手提着水瓶,另一手两指横放,半蹲着身体,露出两排洁白的大牙。
与普通大众刷牙作为日常生活习惯不同,刷牙不仅是佛教徒的日常,更是一种仪式。
在俗家人皈依三宝时,必须刷牙、剃发、沐浴,经过这三个最基本的洁身过程,才能进行下一项。也就是说,中国古人刷牙可能是来自古代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舶来品。
这个推测在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也能得到证实。书中提到印度佛教徒每餐饭后必定用牙签对牙齿进行清洁,每日一早一晚必定用树枝进行清洁。
借着树枝清洁牙齿的习惯随着唐玄奘回到大唐一同传入中原。因为印度地处热带,所产树木质地松软,诸如无花果树之类极易寻得,印度佛教徒常用无花果树作为清洁牙齿的工具。唐玄奘回到大唐之后,几经甄选,最终选择杨柳枝作为无花果树枝的替代品。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最原始的牙刷。
图4 晚唐用杨柳枝做牙刷
杨柳树生长迅速,在中国广为栽种,加上其质地松软,纤维含量丰富,轻轻一咬,便露出树枝里的纤维毛刷,这种牙刷自带树木的芳香,自然很快成为唐朝时期最受欢迎的洁牙工具。而杨柳枝成为佛教洁身的必备十八物之一,晨嚼齿木是每个佛教弟子必须完成功课。
不过杨柳树只产于中国的局部地区,一些不产杨柳树的地区还是保持着“手指揩齿法”传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杨枝刷牙”和“手指洁牙”两种方式并存。这种状况直到宋朝才被打破。
1953年发掘的辽代驸马赠卫国王夫妇合葬墓,是一座辽代契丹贵族墓。该古墓虽遭盗掘,依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是两支牙刷刷新了中国人刷牙的历史。
这两支牙刷出土时仅剩刷柄,一端打有两排细孔,想必是固定刷毛用的。这两柄形制和近代牙刷已经颇为接近。契丹人在入住中原后逐渐汉化,生活习惯也日趋中原化,刷牙这种生活习惯在贵族阶层也流行开来。
图5 北宋的牙刷
刷牙在宋朝更加流行和平民化。此时的宋朝,用牙刷刷牙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宋朝境内不仅绝大多数人用牙刷刷牙,还出现了专门贩卖牙刷的店铺,制作牙刷的作坊。宋代《梦梁录》就有“傅官人刷牙铺”之类的记载,这些刷牙铺就是专门出售牙刷的。
宋朝的牙刷制作,材料多选木、竹骨、角,比起辽代,材料来源更加丰富,价格也变得平易近人,使用牙刷刷牙变得更加低廉。
宋代牙刷和现代基本类似,在之后的朝代没有太多改变,直到明孝宗墓中出土了一支完整的牙刷实物,已经和现代牙刷完全相同了,让这个皇帝成为世界牙科医学会认可的牙刷发明者(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中国人就用上牙刷了)。
图6 茯苓,古代制牙膏原料之一
在牙膏方面,古人发挥了更大的想象力。最早是用盐水、酒、醋、药汤这些漱口水作为牙膏替代品,后来将盐加工成青盐,成为专职牙膏替代品。直到杨柳枝擦牙法出现,各种琳琅满目的中药牙膏替代品便应运而生。
宋代,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洁不干净,就用牙刷清洁,实在没有,去院子门口掐一段杨柳枝杨柳枝,再不济,双指横放,蘸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对于牙膏的选择,古人并不拘泥于某一种配方,古书记载的牙膏配方不下一二十种。大文豪苏轼和科学家沈括各自发挥联想,制作牙膏。苏轼选择的材料是松脂和茯苓,沈括选择的是苦参。
比起欧洲人,中国人刷牙的历史要早千年以上,接吻是现代欧洲人的日常礼仪,要是放在古代,俩人一见面,露出两排大黄牙,亲一个?简直是一场灾难。
文:曾府成
参考文献:《梦梁录》《礼记》《史记·仓公传》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Q2:古人是怎样刷牙的?
“惟口启羞,亦复含垢。积垢毁齿,大开狗窦。有物拭之,晨兴之候。短小精悍,誓歼群丑。”这段话,可以当作一个谜语,打一物。谜底亦不难猜,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牙刷。
佛教是在汉朝时传到中国的,然后在魏晋和唐朝分别掀起了两次译经高潮,其中记载了刷牙戒律的《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祗律》等律部经典,都是在魏晋时译成了汉语,这些经典里罗列的戒杀、戒淫、做腊、结夏等等戒律,或者被中土僧人完整履行,或者被他们有变通地履行,与刷牙有关的律条即使没有在魏晋和唐朝成为中国僧众的生活习惯,也会在广大译经人士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
印度刷牙习俗对中土僧人的影响,其实远不只留下印象那么简单。唐朝时僧人百丈怀海制订了一部《百丈清规》,里面仿照印度僧团的十八种随身物品为中土僧人列举了十八样法器,其中就有齿木一项。齿木是用来刷牙的树枝(也有佛教辞典把齿木解释为“剔牙和刮舌头用的木片”,我鄙视这种解释,因为齿木的功能不只是剔牙和刮舌头,其外观也绝非片状),百丈怀海把齿木列为随身法器之一,自然是让徒众像印度僧人那样刷牙。据说《百丈清规》制订以后,“天下丛林无不奉行”,影响之广可想而知。推而论之,中土僧人刷牙应该也已形成风气。当然,我这样“推而论之”缺乏实例做支持,并不足以服人。
实例在哪儿呢?我们且从寺庙里跳出来,放眼红尘世界。
红尘世界似乎是个断层。唐朝是译经高峰期,武周时期佛教尤其昌盛,假如当时的中土僧人也像印度僧人那样养成了刷牙习惯,那么肯定会有一批达官显贵和升斗小民跟着用齿木刷起牙来。可是很奇怪,我查《太平广记》,查唐人诗集,查白居易、柳宗元等人的信札,并没有发现刷牙的迹象。倒是在一个世纪后的宋朝,牙刷和牙粉开始横空出世。
古印度僧人刷牙只用齿木,也就是一些特定的树枝,而没有正规的牙刷和牙粉。宋朝人就先进多了,都城商店里有牙刷出售,士大夫们也开始配制着兼具药物和香料两种性质的原始牙粉。
南宋吴自牧描写杭州生活的笔记体专著《梦粱录》第十三卷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这“刷牙子”就是牙刷。另一位南宋人周守忠编写养生书籍《类纂诸家养生至宝》,提出了早上不刷牙的说法:“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他说的“刷牙子”也是牙刷,而且是用马尾巴加工的,很硬,不小心能刷出满嘴血来。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配制过牙粉,他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一下,然后装起来。但是这种牙粉并不结合牙刷一起使用,苏轼刷牙的时候,用小勺子舀一勺配好的牙粉,倒嘴里,喝一口水,咕嘟嘟,咕嘟嘟,然后吐出来。这与其说是刷牙,不如说是漱口。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他用的原料很单一,只有苦参,同样是晒干捣末,拿筛子筛细。跟苏轼不一样的是,沈括刷牙是要用牙刷的,马尾巴牙刷蘸清水,洒上牙粉,左刷刷,右刷刷……打住,沈括用的不是高露洁,是苦参末。
宋朝时除了牙粉,有牙膏吗?有。北宋末年,洪芻编《香谱》,收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这里只说三个:
一、沉香一两半、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一两、甲香一两、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二、黄熟香、馢香、沉香各半斤,檀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麝香、甲香、丁香皮各三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苏合香油和熟蜜调成糊。
三、龙脑香、乳香各半斤,青盐二两,一起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如果说苏轼和沈括他们二位配制的牙粉主要用来防治蛀牙的话,那么上述三种牙膏的主要功能恐怕就是清新口气了。另外可以想见的是,这三种牙膏在宋朝应该不会太普及,因为造价太高,老百姓用不起。
从宋朝再到元明清三代,刷牙一直没能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一直有一部分人在刷牙。以下几例可以作证。
《朴通事》下卷记载的市民买牙刷场景:
顾客:卖刷子的将来。这帽刷、鞋刷各一个,刷牙两个,掠头两个,怎么卖?
商贩:这的有什么商量处?将二百铜钱来。哥,我与你这一个刷牙、一个掠头,将去使,休掉了。
顾客:不妨事,我靴靿里揣将去。
那顾客买的“刷牙”必是牙刷。
《朴通事》是元末明初时为朝鲜人编订的汉语教材,既然这本书里提到牙刷,足证当时有人刷牙。
明代冯梦龙辑录的民歌集《童痴二弄》第八卷收有一首南方情歌:
吃个镜子来里做眼,编筐着弗得个蓬尘,牙刷子只等你开口,绊头带来里缱筋,眉刷弗住介掠来掠去,刮舌又介掀嘴撩唇。
不仅提到了牙刷,还很形象地描绘了刷牙时的动作:刮舌、掀嘴、撩唇。堪证明代南方有人刷牙。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羽族单》里有一道菜叫“蘑菇煨鸡”,做法如下:
口蘑菇四两,开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两泡透,加酒喷。将鸡斩块放锅内,滚去沫,下甜酒、清酱,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笋、葱、椒起锅,不用水,加冰糖三钱。
为了把蘑菇弄干净,袁枚建议先用冷水漂洗,再用牙刷去擦。至少对袁枚来说,牙刷是很常见的生活用品。
Q3:古人是怎么表达惜别的?
惜别,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大概古时候交通不便,音讯难通,相思之情难于表达,所以特别看重离别。
01、煌煌一部《诗经》,开篇就是离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每一位中国文人,似乎都或多或少要受到《诗经》的影响,千百年来总有一种依依惜别之情,在文人墨客的心头荡漾,挥之不去!
02另一组神秘的《古诗十九首》,大部分作者不详,但内容几乎都是感叹生死、离别、光阴之作: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悠悠岁月在思念里度过,光洁的容颜在岁月里苍老。思念的人却远在千里,音信全无,只能一边思念,一边自我安慰了!而最担心的是,一梦醒来已是TA不在了的日子。
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重水阔知何处?
何处?何处......
03、到了唐代,文人的视野和胸襟更加宽广,虽然对离别也有感伤,但似乎看得更加豁达: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一反过去离别的悲切之痛,连景物描写都有了春天的颜色,读来让人更加轻松。
朋友离别,也许很难再见,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蕴含丰富的表情包,喝完这一杯酒,各自就此潇洒分别吧!
04而到了宋代的柳永,这一位花间流连忘返的“奉旨填词”大咖,可能与红颜知己耳鬓厮磨惯了,一时分别竟伤感得无语凝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估计,这位柳大才子,借酒浇愁,夜阑梦醒,面对孤灯,一个人不知道暗暗流了多少泪吧!
05、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古人大抵多是矫情的。要是有了现在的高铁、飞机,千山万水也只不过几个小时就可以相见!要是有了现在的微信和视频,千里之别也犹在眼前,那古人离别又哪里还会这么伤感呢?
时代在变,人们在拥有了一些新的东西之后,也失去了一些过往的美好,比如这——离别!
您说是吗?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麓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