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推荐 生活 2019-05-17 03:46:36 4004

本文收集整理关于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 Q1:如何科学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
  • Q2:怎样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 Q3:如何正确评论社会主义改造的成败得失
  • Q1:如何科学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

    1953年,毛泽东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随后领导全国进行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马列主义认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只有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革命转变时期”,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既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直接建立社会主义,也不能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之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社会主义,我们只能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条件下逐步完成想社会主过渡的任务。
    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的时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度到社会主义”。随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就新中国走农业立国还是工业立国的路子进行了广泛讨论。根据当时中国的基础,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经济周期长,农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中央决定走工业立国的路子。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要在革命胜利后逐步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主义的任务。在上述构想的指导下,党在建国初期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方针,仅仅抓住了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中心环节,于1953年6月,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由中央宣传部编写、经毛泽东修改的《为动员一切力量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正是公布并阐述了总路线的内容。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这条总路线,自此,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拉开了序幕。
    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因为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三年后,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因主要是,第一,经过三年的实践,毛泽东感到,实现国家工业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改造。第二,毛泽东认为,在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三,毛泽东和党中央找到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逐步的社会主义带早的办法。第四,国际环境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对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手段。一是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二是对民主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总体来说,在1955年夏天之前,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的比较稳妥,但是,正当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时,1955年夏,党内高层发生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速度问题的争论,毛泽东错误的批评了邓子恢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1955年冬天,在农村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接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也掀起了高潮。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正式结论。《决议》认为:“在一个几亿人口党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这个历史性胜利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一起,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了确立。二是作为一场涉及亿万人民的最困难最复杂的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不但没有造成通常难以避免的大的社会动荡和对生产力的破坏而且总体上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增长,这是了不起的事情。三是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改造形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但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上也存在问题和体制上的弊端。主要是,一是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盲目求纯,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二是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就是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假话经济体制。三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面,照搬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盲目追求集中和统一经营,忽视了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发挥社员个人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致使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的问题突出,妨碍的农业生产的发展。wW%W.YIjItAo.CoM

    Q2:怎样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评价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评价。
    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的大国,消灭私有制这样一个深刻的革命变革来说,有三点是非常成功的:第一点,这是在没有破坏生产力而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基本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完成的。第二点,这是在得到人民群众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两点很难做到而确实做到了。第三点,中国在整个过渡时期不仅没有因激烈的社会经济关系变动而影响经济建设,而且工农业生产都有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总之,在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做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从而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目标,这个事实说明,总的看来,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领导是成功的。
    其次,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模式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的创举,尤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它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种和平的转变方式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完成,为我国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水利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很难想像我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完成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和农业水利事业的建设。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主要是犯了急于求成,急于求纯的错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以致存在一些后遗症。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从后来的实践和认识看,还存在许多局限性:一是当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时,有没有必要使它成为惟一的经济成分,可不可以适当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二是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经济改造的完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到了全部经济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作用?怎样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三是国营经济如何发挥中央、地方各级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体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需不需要划分层次,并根据不同情况发挥不同层次的积极性?还是公有的范围越大、经营越集中越好?这些问题,限于当时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留下一些遗憾,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才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
    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Q3:如何正确评论社会主义改造的成败得失

    1981年6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作出了正式的结论。决议指出“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一九五六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项工作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内遗留了一些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是:
    第一,对中国国情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二,虽然我们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法是创新的,但在改造的终极目标上仍然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急于消灭私有制经济,追求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再次肯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相关文章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评价2018-09-11
    德国人对希特勒的评价2018-09-12
    淘宝上买东西怎么评价2019-01-12
    手机淘宝上怎么看评价?2019-01-17
    手机淘宝怎么删除评价2019-02-03
    手机淘宝怎么修改评价2019-02-06
    淘宝订单为什么不能评价2019-02-07
    淘宝怎么查自己的评价2019-02-10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2019-02-12
    淘宝自己的评价怎么看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