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整理关于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亮的相关议题,使用内容导航快速到达。
内容导航:
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月亮总是圆的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
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 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 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 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
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
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下雨了吧,我家也是的 郁闷死拉,什么都看不到,黑忽忽的一片
2015年中秋佳节将演绎月全食和超级月亮双重天文现象。但是中国境内看不到月全食,但国人可在农历八月十六晚上观赏到今年最大最圆的月亮。月球绕地球转时,其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月球跟地球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人们看到的月亮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当月亮运行到近地点时,月亮离地球近时,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大、最亮。 而成为所谓的“超级月亮”。月球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近的那点我们称为“近地点”,反之则是“远地点”。
月球每绕地球旋转一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一次远地点。据测量,月球位于近地点时,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6。3万千米,而位于远地点时,平均距离为40。6万千米,两者相差达到10。 41%。
所以,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月亮位于近地点的时候比它在远地点时要大出不少。所以看起来就会更大一些。
由于秋季中期,北方干冷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空气中水汽降低,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因而出现秋高气爽、夜 空如洗的天气,这个时期月亮显得格外皎洁,使人容易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除了这些 自然原因外,人们选择一年中的“中秋”前后赏月还有历史原因,早期月亮祭祀选择在秋季进 行,那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领略到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美。 而当时上层 人士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的盲目祭拜,而是渐渐地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进行欣赏。